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退,广告成本进一步增加,品牌意识到深度培育股票用户的重要性,基于“公共领域平台私域联系+品牌建立自己的私域渠道”的
新私域运营模式应运而生。
如何建立私域流量,冷启动是所有企业最头疼的环节之一。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最危险、最关键的。启动意味着事物的开始,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私域流量能
“维持”多久,走多远。以下小将解释如何实现从0到1的冷启动:
第一步,设定目标
因为公司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私,所以我们的阶段是0-1。我的目标是测试一套可复制的私MVP
这里有两个问题:
1.如何计算可复制的1.
2.如何定义MVP的目标?
这两个问题一开始一定要确定,否则第一阶段复盘的时候很容易掉进“为什么我做的这些测试没有效果”的坑里
1.如何计算可复制的1.
这与样本量、测试时间和用户组有关。样本量大+测试时间足够+用户组不特别,这是可复制的三个角,缺一不可
反之
样本量小+测试时间短+特殊用户群。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版本,不能占任何一个。
以栗子为例:我们有10W在线未交易用户
可复制版本为:每组不少于200人(这是社区转化率最稳定的分母),每套策略至少需要3轮数据,用户组应为10W中的普通用户
不可复制的版本是:每个群体只有100人左右(由于群分母少,转化率高的可能性),每套策略只有一轮数据,用户群体获得10W中品牌认可度最高的群体
以上,只要记住一句话,如果你的MVP策略是所有用户(或大多数用户)都可以在未来的扩展中使用,这意味着MVP是可复制的
2.如何定义MVP的目标?
什么是MVP?
以门店为例。比如一个品牌有50家门店,可能会拿出三家作为测试。通过这三家公司得出的结论是MVP
比如你有1万用户,我们选择30%的用户进行测试,这30%的结论是MVP
在我的项目中,我使用某个生命周期的用户进行测试。这类用户的增长是我的MVP测试目标
这与各公司对私域团队的考核指标有关。
无论什么样的目标,最终都需要用数据来反映
例如,电子商务领域的 MVP可能是根据销售额=流量*转化率*客户单价*回购率
我的MVP目标是用户数=流量*私域转化率。如果这个流量转化率能达到可扩展的水平,即使是可复制的MVP
当然,如何定义这种可复制性取决于不同的业务。没有特别标准的答案
第二步:寻找种子(用户)。
无论我们做什么,我们都必须首先有用户。在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积累第一波种子用户。有些人只是想争论一下。你不是说你不能先增长吗?是的,我说,这不是增长,
这是测试用户,你甚至没有用户,你操作鸡毛吗?
种子的数量是多少?这取决于你的业务量。如果你是第一象限业务,手里有10万或100万用户,那么你可以在第一波引用3000-5000。基本上,这个数量的用户足以让
你测试产品和沉淀池的转化率。
但是你是一个低频高毛利的业务,客户数量不多,可能只有1万或者10万。这个时候建议先做1000左右,不能再少了。不管测试的准确性有多少,都不是什么。
去哪里做种子用户?在你做私之前,你可以先看看用户在哪里。比如你有天猫店,有自己的官网,有线下渠道或者有固定的广告。这些都可以是你从公共领域转移到
私领域的种子用户的方式。运营链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设计,比如包裹卡、AI电话、直接放到企业微信或者短信引流。
目前,短信已与企业微信无缝连接,成本低,路径短。如果你能玩,转化效率会很高。
第三步:组队。
目前,企业建立私域运营团队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找第三方公司陪同,另一种是招聘自己的团队。
1、与第三方公司合作
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有两种情况:
首先是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,第三方公司提供定制化服务,并派员工到企业进行指导,直接帮助企业经营私域流量并实现。这种方式省心省力,但不省钱,成功率也
不是100%。由于对企业没有持续价值,合作终止,企业将一切归零。
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,第三方公司负责制定标准化的私域运营计划,然后协助企业招聘人才,帮助企业培养员工,继续以年为周期实施整个项目。
2、通过招聘建立自己的团队
许多企业也会选择建立自己的私人领域团队,但与第三方公司的合作相比,这种方法的效果更慢。由于企业招聘需要很长时间,很可能几个月才能招聘合适的人才,
招聘人才,人才适应成长和双方磨合也需要3-6个月的周期。由于缺乏经验,企业建设速度相对较慢,自我探索过程容易踩雷,前六个月建设成本不小。
虽然效果很慢,但一旦自我建设成功,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。毕竟,自建团队是公司的核心资产,可以为企业注入稳定的能量和动力,自己的团队,无论
是运营还是管理,企业都可以实现更好的独立控制。
3、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私域运营团队?
私域运营的本质是“用户运营”,所以我们可以围绕用户维度建立私域运营团队。以常见的私域运营团队为例,可以细致分为内容组、推广组、活动组、社群组和运营组。
1)内容组
负责私域运营中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内容等材料的制作,实现私域运营的创新、推广、转型和共享,通过内容提升私域用户体验,降低用户理解产品的门槛,
增强用户的最终转型。
2)社群组
负责维护私人领域运营的社区、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的用户活动和忠诚度,通过会员福利、权益、等级等方式增加用户活动,提高用户输出,使每个用户都能有更好的输出。
3)运营组
运营组合活动组有些相似,但更注重整体战略的输出,负责私域流量的整体输出,是整个运营工作的中心,主要工作是用户运营、项目管理、平台运营、数据分析、
业务创新等。
4)推广组
负责私域运营流量的获取和对外界的发声,包括但不限于微信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皮书,还有很多垂直平台,以及百度自媒体、知乎、微博等搜索权重较高的平台,
都要进行私域运营推广布局。
5)活动组
负责私域运营活动的策划、准备和实际实施,根据业务特点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活动,更好地提高私域用户的转化效果,是私域用户转化的主要方式和核心手段。
6)项目经营者
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选择一个懂业务、懂私、善于管理的人,最好是老板本人,确保运营项目的实施。